大學招生,似乎必然是考試,自主招生也不例外。
卸任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一職后,俞立中出任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今年,我在上海紐約大學進行自主招生校園日,第一次不再把學業考試列入其中。”比對“體制內”高校和“體制外”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他有明顯的感觸。
學習能力和學業水平 確實是學生優秀的標志
總有人質疑,自主招生選拔都是挑考試成績高的學生,似乎鮮有特色可言。
“高分學生未必優秀,但是學業水平和學習能力確實是體現學生優秀的標志。”以上海紐約大學為例,俞立中介紹,此次受邀參加校園日的所有學生都不需要參加學科考試,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各地省重點中學排名前10%以及市重點中學排名前5%的學生。
如何在優秀的學生中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跳出傳統的人才評價模式,上海紐大此次充分借鑒了美國紐約大學的招生經驗,首次嘗試在學生高中學業成績和表現、申請材料與陳述、中學校長推薦的基礎上確定候選人。
招生時,中方和美方工作人員分工合作,各自“發揮所長”。中方招生人員根據學生提交的高中成績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獲獎證書、校長推薦表等申請材料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劃定不同等級。同時,美方招生人員根據學生通用申請表的內容以及體現在短文寫作中的視野、態度、性格、思維和英語水平等進行評價,劃定不同等級。
招生團隊將兩種評價結果對接,進行綜合選拔。最后,有500名學生被邀請參加校園日活動。
開放性考題 考多元評價學生
上海紐約大學的校園日活動,內容包括自由交談、結識朋友、歡迎晚會、集體游戲、團隊活動、模擬課堂、互動交流、嘉賓演講、單獨面談、即興寫作、校長總結等一系列活動。
以團隊活動為例。每個小組由四五名學生組成,他們必須在15到20分鐘內,用所給材料搭建一個美觀、堅固的高塔。第1、2、3場校園日活動所給的材料是:20根意大利面、細線、膠帶、一塊棉花糖。第4、5、6場校園日活動所給的材料:膠帶、紙杯、筷子、紙板、報紙、吸管、氣球。
還有一些團隊活動,是讓學生設計一件物品,如背包、自行車等,要求他們從幫助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出發,設計一件物品或一項服務。
這些活動,綜合考察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和領導能力,以及傾聽、理解他人的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俞立中說,很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這些活動可以考察學生的冒險精神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是不是能夠對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式保持開放的態度。“事實上,在團隊活動的時候,我們發現不同的學生在溝通、應變能力以及合作方面有很大的差異。”
校園日活動中設計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可以感受學校多元文化的特色,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就讀這所大學。而學校也在此過程中完成了對優秀學生綜合素質的測試,選拔自己中意的學生。 |